tx小编|
2022-1-10 20:25|
查看: 261|
评论: 0
在你身边有没有那种,明明有着高颜值,却只靠才华就能让大家竖起大拇指的美女? 这位身着白衬衣和牛仔裤的年轻女子,眉清目秀,皮肤白皙,笑容可掬,是不是几乎与邻家小姐姐没什么分别? 然而,她却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计算力学、岩石力学领域的翘楚,受到各国争抢,2015年还获得了德国索菲亚·科瓦雷夫斯卡亚奖,奖金总额高达165万欧元。 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德国千万大奖都留不住,毅然回国任教的同济大学美女教授——庄晓莹。 1983年,庄晓莹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南方的温润山水滋养了她骨子里的灵秀和聪慧,虽然家里并不富裕,但是父母给了庄晓莹足够的爱,这也养成了她活泼好动的性格。 从小古灵精怪的她,并非一路都很优秀。小学时成绩偏中;初中开始偏科,数理化成绩还好,而历史和地理就差强人意了,于是最后中考成绩也不太突出。 然而,文理分科之后,一切悄悄发生转变。她的优势科目物理和化学突显,甚至一度直奔年级前列。 图源 摄图网 2001年,18岁的庄晓莹参加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“土木工程”这个专业。 后来据她在一次分享中所说,中学时代的她正经历着上海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设阶段,当她看到桥梁设计工程师们将南浦大桥的构想在现实中一点点实现,她开始向往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才华,将来也能为家乡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。 正因为有这样的学习动力做“催化剂”,庄晓莹高考顺利考上了“建筑老八校”之一的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,她的梦想从此起航。 尽管庄晓莹大学期间一直非常勤勉刻苦,连续三年拿到优秀奖学金,但求学之路亦如人生,不可能一帆风顺,偶尔迷茫才是人生常态。 就在大四这一年,她突然意识到学工程设计的方向有些行不通,因为这个研究领域已经趋于成熟,她还发现很多工程师因为没有足够的自我表达机会而选择妥协。 这或许是她在大学阶段遇到的最大的思想瓶颈,幸运的是,她的另一个契机很快出现,那就是她被成功保送本校研究生。她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朱合华教授的弟子,而朱教授便成了她的人生导师。 “很多具体工程项目虽然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,但理论方法之后,问题远未解决。”朱教授的这句话令她茅塞顿开。 于是,庄晓莹在读研期间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工程材料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中,并发表了论文《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无网络法研究》,没想到这条研究理论的道路一走就是10年。 越努力越幸运,硕士一毕业的庄晓莹就迈进了英国杜伦大学的大门,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,并且还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全额奖学金。 2010年10月博士毕业时,她的毕业论文还获得了欧盟的优秀论文提名。同年,她去到挪威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。有付出才会有所回报,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。 德国科研界也开始关注这个优秀的东方女孩。大家可能不知道索菲亚·克瓦雷夫斯卡亚奖,这是一项德国的科研奖项,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许多科学家心中的重量级存在。 2015年,庄晓莹通过自己的努力,凭借研究纳米材料对工程领域的作用,获得了这个奖项。奖金高达165万欧元,约合人民币1,246万元。得到这笔奖金之后,她对土木工程展开了更为详尽的研究,从建筑方法到建筑材料,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。 读博阶段的她,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,拿奖拿到手软,而且这些奖项个个分量十足: ●2007-2010年 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(EPSRC)陶乐茜研究生奖学金(DHPA)全奖; ●2007-2010年英国海外研究生奖学金(ORSAS)全奖; ●2009年英国工程计算力学协会年会最佳会议论文奖; ●2010年英国计算力学辛克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; ●2010年英国计算力学辛科维奇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奖(年度唯一)。 德国洪堡基金会主席赫尔穆特·施瓦茨更是直接在媒体面前表示希望庄晓莹留在德国,很多国外名校也给庄晓莹开出了十分优厚的薪资待遇。 但是庄晓莹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她的母校,回到了她梦想的第一个摇篮——同济大学。 图源 同济大学官网 庄晓莹在同济大学任教期间,她的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,她擅长在课堂之中调动学生,对枯燥乏味的知识产生兴趣,展开相关实践和思考。 不仅如此,庄晓莹还带动了许多国外专家入驻我国同济大学的教研团队,激发了许多学生刻苦追求更前沿的工程科技的探索,她在国内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,为国家带去了自己的研究学术成果。 当今时代,我国的科研界出现了很多“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,却偏偏要用才华”的人才,还有着一颗炽热无比的爱国心,始终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。 看到这样的人,我们往往不会嫉妒,只会有无尽的崇拜和佩服。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6 Comsenz Inc.